新闻中心 - 媒体报道

返回列表

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

2022-01-11 浏览 650
消毒与灭菌方法的选择:

1、根据物品污染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。

-高度危险品(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)用灭菌方法处理。

-中度危险品(内窥镜、体温表等)用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。

-低度危险品(如血压计)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清洁处理。

2、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、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。

-高水平消毒或灭菌:致病性强、细菌芽孢、真菌孢子、分枝杆菌、经血传播(乙型肝炎病毒、丙型肝炎病毒、艾滋病病毒等)、结核病等污染。

-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:真菌、亲水病毒、螺旋体、支原体、衣原体等污染物品。

-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方法: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。

-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,或消毒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,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/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。

3、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。

·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,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,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。

-压力蒸汽灭菌:首选,耐高温、湿热诊疗器材物品。

-低温灭菌:环氧乙烷、等离子体、低温甲醛蒸汽菌等,用于不耐热、不耐湿的物品。

-消毒剂消毒:物体表面光滑、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,多孔材料表面:浸泡或喷雾消毒。

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:

·消毒因子方面的因素:如消毒剂种类、浓度等。

·病原体方面的因素:病原体种类、抵抗能力、数量等。

·消毒对象本身的复杂性:表面光滑、平整、有无管腔等。

·消毒环境:温湿度、PH值、有机物、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等。

·消毒作用时间:是否达到作用时间?

·实施过程:消毒因子要与病原充分接触才能起作用。

(一)消毒剂的种类:

1、按消毒剂杀菌水平分类,

高效消毒剂: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的消毒剂(包括过氧化物类、醛类、含氯类、烷基化类等),达到灭菌要求的亦可称为灭菌剂。

中效消毒剂:可杀灭除芽胞以外微生物的消毒剂(包括含碘类、醇类、酚类消毒剂等)。

低效消毒剂: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、部分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(如季铵盐类、双胍类消毒剂等)。

2、按消毒对象分类:

①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消毒、灭菌的消毒剂

②用于皮肤、粘膜消毒的消毒剂

③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

④用于瓜果、蔬菜消毒的消毒剂

⑤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剂

⑥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

⑦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

⑧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

⑨用于排泄物、分泌物消毒的消毒剂

3、按成份分类

醛类消毒剂:戊二醛、甲醛、邻苯二甲醛

过氧化物类:过氧化氢、过氧乙酸、二氧化氯

含氯消毒剂:漂白粉、次氯酸钠、二氯异氰尿酸钠

烷基类消毒剂:环氧乙烷

醇类:乙醇、异丙醇

酚类:甲酚、苯酚、对氯间二甲苯酚

季铵盐类:苯扎氯铵(洁尔灭)、苯扎溴铵(新洁尔灭)

胍类:氯已定(洗必泰)、聚六亚甲基胍

含碘消毒剂:碘伏、碘酒

含溴消毒剂:二溴海因

客服

电话

公众号